2017/11/20

內政部統計自2011年至2017年,來經營國外不動產的經紀業店數有明顯增加趨勢,台北市經營海外不動產業者經營家數由86家增加到247家,成長187.21%,數據居六都之冠。內政部地政司不動產交易科長陳啟明指出,台北市的業者佔比就超過6成。
 
根據台北市政府地政局統計,2015年至2017年,地政局受理的海外不動產消費爭議案件已累計7件。台北市政府法務局主任消保官何修蘭指出,由於民眾買賣海外不動產大都以投資為主,並不屬於消保法所規範的消費爭議,只有與代銷、仲介業者之間的服務爭議較有可能列為消費爭議,若是與開發商之間的爭議,例如契約無法履行,即俗稱的「爛尾樓」都不算是,可見非屬消費爭議的投資糾紛案件應該更多。
 
何修蘭說明,在台灣買賣不動產有各種定型化契約,消費者應該知道的條條款款都列在其中,但在國外買賣不動產,契約裡多半只有針對案件的有關規定,違約或解約規定因為當地法令已有,當地業者就認為不需要寫在契約裡。也就是說,即使代銷或仲介業者提供契約的中譯本,也不會是全部。

「消費者最好選擇關於當地的土地制度、稅制以及契約本身,都能提供中譯本的業者;資訊愈完整,糾紛愈少。」何修蘭提醒。

何修蘭也提醒,不動產交易訴訟則上採取屬地主義,意即發生爭訟時,是在物件所在地進行;出國打官司未必會輸,但很可能除了要帶自己的律師去,還要聘請當地的律師,成本很高。何修蘭認為,短期內最該做的,是代銷或仲介業者應該提供當地的爭訟處理機制提供消費者參考,尤其是日本和東南亞等消費者較常投資的國家。如何讓消費者不用跨國打官司是遠程目標,但難度很大。
 
陳啟明希望未來能夠建立第三方認證,對於經營銷售海外不動產業者能有類似CCIM的認證機制。由於政府目前資料和人力較缺乏,科內只有6個人。現階段公會扮演的角色特別重要,第一線的爭議處理需要由公會這裡協助處理,進一步的再由政府處理。
 
台北市政府地政局與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及台北市不動產國際代銷協會,今合作舉辦海外不動產交易安全論壇,提供產官學界討論平台。業界包括中國土地改革協會名譽理事長王進祥、藍海地產集團總裁劉威廷、二十一世紀不動產董事長王福漲、兆基管理顧問執行副總高至甫、大師房屋海外事業處長蔡詠綸都有參與,分享經驗。(崔雅慧/台北報導) 原文網址:http://m.homeorg.nextmedia.tw/article/realtimenews/20171120/1244444/rt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碧玲代書經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