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0 18:27:13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  
     
  •  

 

新聞示意圖,非本文所指別墅。圖/Ingimage 提供
新聞示意圖,非本文所指別墅。圖/Ingimage 提供
 

誰說賠錢的買賣沒人做,日本有位男性當年用1300萬日圓買的土地,30年後以10萬日圓賤賣,脫手後還很高興的說「終於可以鬆口氣,沒有負擔了」。

90年代的泡沫經濟時期,日本上班族人人以能擁有獨棟別墅為目標。根據「朝日新聞」報導,現居大分縣的78歲男性在35年前以1300萬日圓(約350萬台幣)買下位於伊豆半島丘陵地一處約300平方公尺的別墅用地。買地時,他希望退休後能在當地悠閒生活並養老。別墅最後沒蓋成,每年還要繳交約4.6萬日圓的別墅用地管理費(約合新台幣1.2萬元)和約7000日圓的固定資產稅(約合新台幣1900元)。

伴隨著日本少子化,房地產價格也一路下滑。他原本想把土地過戶給女兒卻被拒絕,他只好找仲介商代找買主,雖然不斷降價,仍無人問津。從100萬日圓、25萬日圓,一直降到10萬日圓(約2.5萬台幣)終於脫手成交。扣除付給仲介商的手續費和廣告費後,這位賣家仍須自掏腰包11萬日圓,不過他還是很高興「終於可以鬆口氣,沒有負擔了」。

 

 

今日台灣也已邁入老齡化和少子化,日本的經驗或許可供借鏡。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原文網址: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11137/271285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碧玲代書經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