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 04:10 中國時報  

王莫昀/台北報導

 

都更案爆量!截至11月20日止,大台北已推都更案量累積達985億元,預計至年底前還有110億元量體釋出,全年都更案量不僅首度突破千億,更創下史上年度最大量紀錄。有趣的是,台北市蛋白區大同、萬華未成「都更棄兒」,持續有都更案問世,反到是信義區史上竟只有一件都更案釋出,且今年還繳了白卷!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都更案爆量其實是收割上一波多頭的成果,受惠於上一波房市多頭所賜,當時因房價高、市場氣氛好,建商比較願意給予屋主較好的條件,進而提高屋主參與都更的意願。

統計大台北各行政區中,今年都更案量最高的是松山區,「華固名鑄」、「勤耕延吉」、「潤泰敦峰」3件指標案累計達270億元,新莊則以220億元居次,200多億量體由「泰舍至善元」所貢獻。第3高則是新店的85億元,案源為「冠德創新殿」、「冠德市政廳」,是今年大台北唯一釋出的公辦都更案。

今年大台北各行政區所釋出的都更案,幾乎可用「遍地開花」來形容,其中,大同區今年都更案已推出3個,僅次於中山區4個。大同區通常被視為較低價的蛋白區,建商都更意願通常較低;令人意外的是,大同區歷年來釋出的都更建案數與案量都居北市前段班。另一個相對低價區萬華,近年推出的都更案也不少。

對於大同、萬華等北市蛋白區出現多件都更案,房價較高的信義區反而掛零,國揚實業總經理彭紹齡指出,大同、萬華老舊住宅多,民眾對都更需求較殷切,整合時也比較好談,信義區住戶因所得相對高,部分住戶對實際使用面積較在意,特別是有違建的住戶,對都更的抗性較高。

大陸建設總經理廖淳森認為,推動都更地段很重要,地主條件都要求得很高,建商選擇推動地點並非看現在房價,主要視未來增值的潛力。

(中國時報)

原文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124000511-2601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碧玲代書經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